当今时代,校服与每一个学生都息息相关。而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代表自己校园文化的校服。校服作为校园文化的承载者,同时也记录着每一个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,有很多人都对自己的校服怀着一种独特的情感。当我们聊起校服时,我们就可能怀念起曾经与校服有关的校园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,而这些都将会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。
校服作为展现校园文化的载体应该是美妙而丰富的,但是我们却发现现在校服大多数都是运动服风格的“面口袋”。那我们的校服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?下面就请跟随小编一探究竟吧。
辛亥革命爆发后到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,由于受到西方思想观念的冲击,我的校服设计大多数都有中西合璧的特点。女式校服好看时髦,部分学校也出现了制服式的校服。女款校服上为中式小号下为西式百褶裙,配图中的林徽因与同学便可展现当时的校服特色。
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建国之前,满汉服装相互结合的风格风靡全国。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、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,进入校园,成为女生们的新宠。名校女生多以旗袍为校服,既让女孩子感受到穿裙的愉悦,也可展现曲线美。男生则是长袍马褂和西装居多,也有人身着中山装,穿上这三类服装,倒有一种文人墨客的正气感。
建国之后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,中山装取代了西装和旗袍。那个时期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许多人都羡慕的事情,如果能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或两支钢笔,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有满腹知识,是个大文化人。后来,中山装引起一些青年学生的追捧,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,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的“青年装”和“学生装”。文革时期,许多服装因为其存在的时代和存在的意义而遭受到了批判。男生们常穿军装,女学生们也把长辫子剪成短发扎在两边,军帽、皮带、一双解放鞋,就使人浑身散发着“革命”气质。
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文革结束,人们脱下了单调的军装。各大校园里“水手服”成为校园学生们的热捧。白衬衫和天蓝色裤子、背带裙,样式上模仿英国海军军装。
后来再流行的就是现在“面口袋”式的运动校服了,由于它使用简单,成本低,还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少早恋的情况出现,于是受到各大高校的热捧。这种“面口袋”校服来源于90年代风靡全国的运动夹克。各大运动场上飒爽英姿的中国健儿成为全国人民追随的偶像。又加之学校工作的首要目的是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,因而很少也不愿意关注别的方面。“面口袋”校服虽然样子丑陋,但造价便宜且耐穿,即使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也可承担的起,因此“面口袋“校服长期存在也能理解的。